【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研究生教育研究
曾用名:教育与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ISSN:2095-1663
CN:34-1319/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培养与质量保障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教育)天津大学录取我国首批7名非遗学交叉学

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天津6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3日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已

  新华社天津6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3日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出。秋季新学期,7名新生将进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启求学之旅。

  2021年,我国首个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据了解,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培养的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计划在3年内招收30名研究生,已录取的首批7名学生均为择优遴选的推免生。(完)

  非遗学交叉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非遗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具备专业的田野调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知识技能,能够胜任非遗调查认定、传承保护、宣传推广、转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研究型和管理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对于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著名作家、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尤其重视田野教育。“田野是非遗学最重要的工作场域和方法,只有具备深厚的田野功力,才能与民间文化共命运。”冯骥才说。为增加学生的田野实践机会,并将教学与地方文化现实的需要相融合,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正在传统村落遗产资源丰富的浙江西塘和木版年画最重要的产地天津杨柳青,分别筹建实践基地。



文章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yjsjyyj.cn/zonghexinwen/2022/0615/735.html


上一篇:聊城市教育考试与教学研究院报考点发布硕士研
下一篇:北京大学:部分优秀学生大三结束可进入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