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研究生教育研究
曾用名:教育与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ISSN:2095-1663
CN:34-1319/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培养与质量保障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新在何处,如何落实

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创新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模式。本次新目录发布的同时,主管部门将另行下发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发展清单,清单每年动态调整编制学科专业名单。目录加清单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

 创新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模式。本次新目录发布的同时,主管部门将另行下发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发展清单,清单每年动态调整编制学科专业名单。目录加清单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目录缺少灵活性与开放性,调整周期较长,及时更新机制缺乏,对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急需人才需求响应不及时等诸多难点,在学科专业设置的总体稳定性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快速变化的灵活性之间达成了有效平衡。这种融合互补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既注重了目录的规范引导功能,又强调了响应需求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引导学位授予单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学生在忙着做实验、开展科学研究。陈胜伟摄/光明图片

 总之,新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遵循了学科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地响应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产业变革以及新时代国家治理需求,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期待新目录实施中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优化实施策略、强化目录制度自我完善,在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治理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目录改进:理论研究与协商机制并举

 对比历次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可以发现新版目录延续了学术学位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进行分类、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同时在学科专业目录的内容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趋势。

 分类统计是目录的另一重要功能。准确分类的前提是明确知道每个类别的标准特征。找寻较为稳定、同一的划分标准与依据,是提升目录分类统计功能的基础。纵观历次修订的目录,均是国家意志、学科知识创新、行业产业变革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由此决定了学科专业划分势必存在多重逻辑。这也是新目录中学科门类宽窄不一、个别学科属性模糊、学科跨越幅度过大以及学位授予名称与培养内容不尽相符等老问题未能完全解决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境下,学科专业目录于精确性与模糊性、科学性与实用性间寻找平衡,成为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发挥目录的分类统计功能,还需要解决好不同目录体系之间的衔接问题。如同为人才培养依据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与本科专业目录,存在学科层次与学科名称内涵相似,而名称与代码不同,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在教育系统之外,我国还适用“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图书分类法”等其他目录,多种目录体系难以互容互通。提升学科目录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可借鉴国外学科分类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如适当增加一级学科的种类,甚至对部分门类试行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以解决学科定位不清晰、归属不准确等问题,提高在国际研究生教育交流合作中的融通性和可比性。

 注重学科内涵的更新优化。本次目录修订涉及调整的一级学科约20个,但一级学科总量增加并不多,仅从旧版目录中的113个增加到新版中的117个。究其原因,主要是本次目录修订坚持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的辩证统一,将学科数量增减与学科内涵建设有机结合,一方面,文理基础学科目录保持了稳定性,仅根据学科内涵对部分已有一级学科进行更名、合并或类型调整;另一方面,新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坚持有增有减,重点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科,同时对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

 新增一批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在新版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下新增设了5个交叉学科,强化了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为培育新学科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目录中,专业学位类别在数量和博士学位授予层次方面均实现大扩容,学位类别由原来的47个增加到6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36个。新目录中大量增加专业学位类别,更好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新版目录在编排格式上也有重大变化,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置于同一学科门类下,彰显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重要性的认识。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思想汇】

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的30多名大学生走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参观电子加速器辐照中心。魏东升摄/光明图片


文章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yjsjyyj.cn/zonghexinwen/2022/0927/760.html


上一篇:北京大学举行智能学科建设20周年大会
下一篇:16所高校申请增设纪检监察学院!学什么?谁来教